经验 | 一例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IABP联合ECMO治疗的生死博弈>
主讲专家: 按照文章顺序依次为:艾辉;邢家林;李田昌;侯晓彤
讨论嘉宾:按照发言顺序依次为:董然;曾玉杰;聂绍平;侯晓彤
报告会场:CMIT2015/高危PCI专场2
PCI术中病情变化:急诊PCI术中患者血压下降至60/40 mmHg,术中紧急置入IABP并予血管活性药物。
思考问题
心内专家观点
海军总医院心脏中心李田昌介绍,关于高危PCI,目前尚无明确定义。由于常常受到临床伴发疾病和冠脉病变复杂程度的影响,PCI术风险会以各种面目出现。经验丰富的医生看到具有心衰症状、左心室功能减低或复杂冠脉病变(左主干或三支病变)等情况时,多能预感到患者手术面临高危。高危PCI见(图2)。
高危PCI使用机械辅助装置
2011ACCF/AHA/SCAI PCI指南推荐:推荐在高危PCI患者中谨慎选择使用机械辅助装置是合理的。(Ⅱb,C)
2015SCAI/ACC/HFSA/STS指南:推荐在高危PCI患者中使用机械辅助装置,机械辅助装置包括IABP、Impella和ECMO。高危PCI预防性使用的情况包括:重度左心室功能不全(EF<20%~30%)、大供血范围的复杂冠脉病变(仅存单支血管、左主干或三支血管病变)。(No recommendation)
关于ECMO辅助高危PCI预防性应用,李田昌介绍,我们是从2012年开始使用的,总共33例。术中没有死亡,住院期间死亡4例,随访期间(最长时间约1000 d)死亡6例。
体外循环专家观点
北京安贞医院体外循环及机械辅助循环科侯晓彤介绍,ECMO技术优势:经皮穿刺置管,操作简便快捷;开展不受地域限制,医院内或医院外均可;同时提供双心室和肺脏辅助支持;相对其他心室辅助装置,价格较低。
ECMO在PCI中的目的
等待下一步治疗(PCI或辅助PCI),等待心脏恢复(AMI合并再灌注损伤)。
ECMO在PCI中临床适应证
· PCI期间传统CPR失败时的抢救性辅助治疗
· AMI合并心源性休克药物治疗无效
· 心脏骤停
· 辅助高危PCI或高危CABG预防性应用?
ECMO在PCI应用的挑战?
首先,我们要有抢救患者的理念和信心。根据我们的经验,ECMO抢救危重患者的成功率,心外科生存率约33%,心内科生存率约56%。
其次,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AMI合并心源性休克应用ECMO的患者,是否应该按照STEMI的PCI治疗流程?超过12 h应该怎么做?尽快血运重建还是等待恢复以后行血运重建?
再血管化程度:STE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置入ECMO后,仅处理犯罪血管?还是完全血运重建?
抗凝:应用ECMO需要给予肝素,需要完全化抗凝吗?
外科干预的指证: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应用ECMO的状态下,具备外科干预的指证吗?
病例续(完)
IABP支持下患者收缩压再次降至50 mmHg,遂立即床旁ECMO辅助。2小时后ECMO开始运转,ECMO初始设定:转速3890转/min,流量3.8升/min。
随着循环和心功能的改善,逐渐降低ECMO流量至2升/min。ECMO辅助4天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明显改善,因穿刺部位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撤除ECMO辅助循环。UCG提示左心室舒张末径逐渐扩大至70 mm,射血分数30%。
IABP继续辅助4天后予以拔除,此后患者因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反复发热,心功能状态不稳定,间断左心衰发作,转至协和医院MICU明确诊断真菌感染并有效控制感染,心衰改善。
现场讨论
董然(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对于本期主题病例,我认为心外科在这个患者的治疗选择上有问题,左心室舒张末径由52mm逐渐扩大至70mm,二尖瓣重度反流,属于急性机械功能障碍,单纯开通血管,后期的恢复还是受影响。如果和外科联合,同时纠正二尖瓣反流,后期的恢复可能会顺利一些。
我的体会是,ECMO辅助是心内科和心外科共同的救命稻草。ECMO辅助给患者提供很平稳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内外科联合完成血运重建和纠正机械功能障碍,是一个很好的治疗选择。
曾玉杰(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ECMO辅助为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希望。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是预防性应用,对于潜在心功能不好或出现心源性休克的,预防性应用效果很好。由于ECMO的作用有限,补救性应用的效果肯定大打折扣。目前在台湾应用比较多,甚至建议急诊手术使用ECMO。在没有其他心室辅助装置的情况下,ECMO的应用还是相对比较好的。
经历过这样一则病例:重度二、三尖瓣反流,肺动脉高压,左心房57mm,血管闭塞的地方恰巧是肌桥的位置,支架置入后血管渗漏,封堵成功。术后患者突然出现阿斯综合征,透视提示心脏破裂。如果提前置入ECMO,再开通血管,结局可能不一样。考虑重度反流,压力比较大,容易导致心脏破裂。以后希望跟体外循环科多协作,多做预防性治疗,效果可能会更好。
聂绍平(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关于ECMO的应用,(1)适应证的把握主要是指预防性应用和补救性应用。对于预防性应用,完全套用国外提出的高危PCI概念可能并不适用,因为所谓高危,不一定真正需要ECMO。我个人体会是:严重心功能不全、仅存的单支冠状动脉、重要血管次全闭塞、严重无复流风险比较高等,这些情况是否是更加适合预防性应用的高危PCI。对于补救性应用,我个人体会是:AMI合并心源性休克、PCI术后出现顽固性无复流、特殊的容易导致循环崩溃的操作等这些情况是否考虑补救性应用;(2)体外循环医生往往担心置入ECMO后心内科或心外科后期不作为,这个问题需要心内科和心外科密切配合和把握时机;(3)如何预防和减少感染、出血等并发症?这方面需要大家一起讨论和总结。
侯晓彤:关于预防性应用的概念,实际上在1993年就有预防性应用和被动应用的500多例的对照试验,EF值小于25%,预防组和被动组生存率没有差别,预防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EF值小于20%,预防组生存率稍高一些。但是预防性应用可能找不到可能预防的指证,无保护左主干?单支病变?并且损伤也比较大,不可能全部应用。IABP在外科是有备用的,一旦发生心脏停跳,置入速度非常快。ECMO的应用可以参考这个思路。
整理:郭淑娟
审校:冯斯婷
参考文献
版权声明 CMIT周刊版权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转载须在醒目位置注明“转自CMIT周刊”。
推荐文章
行业新闻
实时热点
PCI术后消化道大出血,如何联合多学科优化诊疗?如何权衡血栓形成及出血风险?相信不少同道都曾面临这样的两难境地,本期《CMIT周刊》以一则PCI术后2月消化道出血的病例报告为线索,联合...
2017-03-18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