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对话
如何预防肿瘤患者发生心肌缺血?

主讲专家:刘鹏;曹宝山;王颖轶

讨论嘉宾:

报告会场:CMIT2017/跨学科峰会1

编者按由于肿瘤治疗方案的进展和患者平均寿命的延长,动脉血栓栓塞的比例会逐渐升高。当肿瘤患者发生心肌缺血事件时,临床医师通常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哪些类型肿瘤患者应积极预防心血管病?如何评估肿瘤患者的动脉血栓栓塞风险?如何评估抗肿瘤药物治疗中的心肌缺血风险?本周《CMIT周刊》特邀肿瘤科专家为大家讲述上述问题,敬请关注!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刘鹏介绍,抗肿瘤治疗可谓奇迹与风险共存。一方面创造了恶性肿瘤治愈的奇迹,另一方面,早期治疗确实存在隐患,有些心脏损害不是当时发生的,甚至事隔几十年。总结肿瘤患者合并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下:

患者自身因素与抗肿瘤治疗前已有疾病

·年龄(65岁以上老年人或18岁以下青少年)、性别(男性)、肥胖

·肾功能不全、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血栓及冠心病、QTc间期延长、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病

与肿瘤相关

·具有内分泌功能或合并激素分泌异常的肿瘤:肾上腺皮质癌、垂体肿瘤

·高血栓-栓塞风险的肿瘤:胰腺癌、肺癌、脑原发肿瘤、血液肿瘤

·肿瘤负荷大的晚期肿瘤、具有自发性肿瘤溶解综合症的肿瘤: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

与抗肿瘤治疗相关

·药物治疗联合放疗、几种药物的联合治疗(蒽环类、氟尿嘧啶类、铂类、靶向治疗)

·使用易导致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种类且累积剂量大。例如:在蒽环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中,约5%~23%可能发生左心室功能不全或心衰,当累积剂量为400 mg/m2时,心衰的风险为5%;而累积剂量增加至700 mg/m2时,心衰风险则升至25%

·治疗导致肿瘤溶解综合症

哪些类型肿瘤患者应积极预防心血管病?目前尚无明确答案,如果合并以上危险因素,就需要高度警惕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出现心脏疾病,提示我们应该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
发表评论
0 条评论
版权声明
CMIT周刊版权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转载须在醒目位置注明“转自CMIT周刊”。

推荐文章

实时热点

反思|一例PCI术后2月消化道出血辗转多科室的曲折经历

PCI术后消化道大出血,如何联合多学科优化诊疗?如何权衡血栓形成及出血风险?相信不少同道都曾面临这样的两难境地,本期《CMIT周刊》以一则PCI术后2月消化道出血的病例报告为线索,联合...

2017-03-18查看详情+